近年来,神木市万镇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人居环境“痛点”“难点”精准发力,从基础设施完善到村民习惯养成,从单点整治到长效管理靠谱配,全方位推动乡村环境提档升级,让群众在人居环境改善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写下生动注脚。
硬件升级筑根基村容村貌展新姿
近年来,神木市万镇村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改造工作,如今村内道路整洁、院落规整、环保设施完备,其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市范围内该类工作的示范样板。“我们村修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均处理污水12立方米,修建垃圾填埋场一座,安排专人定时清扫道路,并给村民发放20辆垃圾手推车,50个垃圾桶,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万镇村党支部书记刘爱军介绍道。这些硬件设施的落地,为村庄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从源头解决了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的“老大难”问题。
基础设施的完善直接惠及了每一位村民。“道路上每天都有专人清扫,大垃圾箱满了也有人定期清运,我们村民也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村子越来越干净整洁了。”万镇村村民刘贵财谈及当前村容,笑意盈盈。如今该村实现了道路有清扫、垃圾有清运、污水有去处,彻底告别过往脏乱景象,村民居住体验显著改善。据村支部书记刘爱军介绍,村里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依托村民大会、宣传栏、入户宣讲等开展宣传,推动村民主动参与环境维护。“硬件升级+意识提升”双管齐下,确保了村庄环境的常态化整洁。
靠谱配
院落改造暖民心和美乡村有温度
人居环境整治不再局限于村庄公共区域,更延伸至村民“家门口”。在万镇镇郄家川村苏家小组,村民苏志明的院落改造历程,正是当地人居环境蝶变的生动注脚。“我这个院子原来挺破旧的,经过‘和美乡村’政策的支持,和我个人的协助努力,把这院地方统统翻修了一遍,现在弄得焕然一新。”苏志明兴奋地说,“亏了这好政策,翻修了以后老人小孩住得也舒心。”
从破旧杂乱的院落到整洁舒适的居所,苏志明生活的蝶变,正是万镇镇聚焦“民生小事”、做实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缩影。近年来,该镇紧扣“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一方面通过政策补贴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改造提升,另一方面统筹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扮靓了乡村“面子”,又做实了民生“里子”,全力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韵”的宜居乡村新图景。
“人居环境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将以人居环境提升为契机,持续发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让苏家村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万镇镇郄家川村苏家小组组长苏增亮表示。
长效治理谋长远宜居宜业启新程
人居环境改善需长效治理,万镇镇推进整治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重,以机制建设筑牢根基。一方面,建立“村两委主导、专人负责、村民参与”长效管理体系,明确全链条责任分工,实现监管常态化、责任具体化;另一方面,将环境整治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村组卫生环境大比拼”等活动,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共建共享格局。
今年以来,万镇镇以“全民动员、全域覆盖”为抓手掀起整治热潮,累计组织510余人次对重点区域集中清理,实现卫生死角“清零”,还通过多元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凝聚全民共治合力。
宜居宜业乡村是群众向往,下一步,万镇镇将巩固整治成果,推动治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升级,补齐基础设施等短板,围绕总要求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成幸福港湾。
文/张帅贺鑫靠谱配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