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邵志媛聚宝盆
当前,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核心板块,正承载着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深切期待。今年以来,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引领,持续推出一系列开放创新举措,推动服务贸易在稳中有进中不断巩固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稳健有力。今年前5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2543.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7%,成为服务贸易向高端化、高品质方向迈进的生动注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现出“量质齐升”的积极态势,结构优化尤为突出。从量上来看,服务贸易增长7.7%,且在进口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逆差显著收窄,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质上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和旅行服务出口成为拉动增长的双引擎,折射出中国服务贸易正从传统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
多重动力
驱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当下,以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为鲜明特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日益成为驱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动能。今年前5个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492.7亿元,增长5.0%。其中聚宝盆,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5384.1亿元、4400.6亿元,增速分别为3.2%、10.7%。
在吕越看来,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能够保持增长,背后有三重动力:一是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浪潮不仅重塑了全球服务价值链,更催生了庞大的跨境数字服务需求。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出口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二是实数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创造了对研发设计、商业咨询、技术支持等生产性服务的巨大需求。这些领域亦在不断提升对外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形成“产业升级”与“服务出海”的良性循环。
三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政策工具箱持续扩容。例如,2024年国务院推出的支持数据跨境流动、便利专业人才往来等措施,精准打通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的关键堵点,创造了更具竞争力的制度环境。”吕越说道。
旅行服务同样是今年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突出亮点。前5个月,旅行服务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达9200.5亿元,增长12.2%,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张磊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2024年国家对旅游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聚宝盆,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提升入境旅游在签证、支付、出行、住宿等环节的便利化水平,“中国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事实也正是如此。近两年来,“China Travel”已成为国际媒体热议的高频词,中国旅游的全球关注度持续攀升。从行业实践来看,经营主体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亮点举措不断涌现:今年3月,同程旅行推出面向国内外游客的新域名“DeepTrip.com”,可为9种语言用户提供中国行程规划服务;7月15日,去哪儿旅行宣布上线英文版页面;近日,携程团队游业务入驻Trip.com全球22个国家的23个站点,投入超1500条精选线路,全面覆盖中国主流目的地……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中国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完善的旅游基建及高性价比,拥有成为全球入境游第一梯队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据透露,携程入境游业务已恢复至全球疫情发生前的70%~80%,今年有望全面超越全球疫情之前水平。
制度型开放
提升“中国服务”国际影响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升传统优势服务竞争力,鼓励服务出口,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日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求是》刊文指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一系列事关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地,充分彰显了中国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的背景下,下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走势备受期待。谈及下半年服务贸易进出口趋势,吕越表示,在知识密集型服务方面,依托国内强大的数字经济生态和持续的创新投入,预计其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成为稳定服务贸易的“压舱石”。在旅行服务贸易方面,随着国际航线的恢复和入境便利化政策效果的显现,旅行服务进出口将延续复苏态势。“尤其是伴随免签国家持续增加,中国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入境旅游,增加服务贸易出口。”
在传统服务领域,吕越称,受全球供应链重构影响,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如运输、建筑服务短期内增速可能承压,但是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合作平台仍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撑与市场空间。
谈及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张磊结合近期对上海临港的调研经验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张磊称,上海在2000年年初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信息服务外包(IPO)、商业服务外包(BPO)等,推动计算机相关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进入“数智时代”后,目前“来数加工”、“外数中算”、跨境数据云服务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其本质就是对传统服务外包业务的再升级,目前成为推动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锐力量。“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态势,对中国深化服务业的制度型开放,尤其是对跨境数据流动等核心议题的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吕越也提出相关建议:一是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国内服务业领域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系统性降低在数据流动、商业存在、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制度性壁垒。二是以更前瞻的数字治理抢占未来赛道。不仅更积极地参与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税收、平台责任等全球议题的讨论和规则制定,还要完善国内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体系,确保数字贸易在安全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吕越强调聚宝盆,要以更积极的企业培育,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支持已在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研发、智慧物流、文化出海等领域具备优势的“领航”企业优化全球布局。帮助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入全球服务价值链,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